杏耀注册登录中国站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如何看待四川省政府同意成都设立东部新区?

2023-09-29 02:30分类: 茶道 阅读:

 

4月28日,从省政府网获悉,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成都东部新区(以下简称新区),新区规划面积729平方公里,空间范围包括简阳市所辖的13个镇(街道)所属行政区域,分别是海螺镇、芦葭镇、董家埂镇、壮溪镇、玉成街道、草池街道、石板凳街道、福田街道、养马街道、石盘街道所属全部行政区域及高明镇、三岔街道、贾家街道所属部分行政区域。

金庸先生笔下的“东邪西独南帝北丐中神通”,更像是在预言成都城市总体规划

三环为圈:

进其实是的(天府国际机场以及重庆市区都在东南方向);

西边连接孤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哦不,龙门山生态涵养区欢迎您);

门已然为高新南区天府新区,各位老少房奴都懂的);

北丐果然正确(成都的规划是东到太平洋,南到印度洋,西到大西洋,北到韦家碾);

城实为达……

成都的东南西北

关于东部新区、天府新区,发现很多年轻人都没有用发展的、宏观的眼光来看,最后落入“被害妄想症”。我想谈谈我的想法,让更多年轻人能客观地、实事求是的、有希望的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成都的发展。

1。打开地图,了解现代成都为什么需要跨过龙泉山

地理造就民族个性与发展思路,一个城市也脱离不了这种客观事实赋予的优势与劣势。成都其实是个四处碰壁的城市。北边有风往东南吹的魔法屏障,西边有高原山脉的阻隔,再南边有行政区划的限制,东边有龙泉山这道坎。前两个是真的搬不动,往南行政区划已经给了天府新区空间,再扩那就真的是“一路一带”了。龙泉山说高不高说低不低,翻过去还有平地有大河,看来是现在唯一可行的发展方向。

2。环境容量与雾霾,败也龙泉胜也龙泉

冬天雾霾大是成都市民最为恼火的一件事,除了冬天静风,山脉的阻隔也是一个原因。跨过去,有山的阻挡,有地的广袤,有大河的容量,对于成都来说,那就是一个第二产业的宝地。

3。东部新区跟天府新区到底都是干什么的?

我套用之前自己的另一个回答,一个不严谨的比喻:天府新区跟东部新区,就是未来的高新南区跟双流区。

一个努力发展高端服务业,一个努力发展以空港为带动核心的高端制造业以及配套的服务业。

成都人提起高端服务业一般就指金融跟IT。但如果成都没有出色的制造业,这两个行业都只能沦为给北上广打工的窘境。金融的基石是资金流,制造业承载量最大。IT最终还是要依托硬件才能发展出花样。这两点要发展,都离不开制造业,所以成都必须开辟新战场为制造业腾地方。东部新区就是这个载体。东区制造,天新研发服务。

4。又是圈地卖房?东部新区现在跟商品房根本没关系

先不说政府有没有这么傻,就问问各位自己,你们会跑到龙泉山以东买房,然后每天通勤到高新到五城区吗?

五年内,可能就算你拿着钱跑到东区去买房,别个也没房可买。东区现在也在建住房,但不是给各位买的,都是指标房定向分配房。各个航空公司要过去,各个招商的企业要过去,他们除了建厂,头等大事就是让政府配合解决职工的居住问题。

所以各位不要激动。投资的不要激动,想买也没货。觉得政府圈地卖房的也不要激动,想买也没资格。

5。很多年轻人喜欢唱衰成都

现在很多人喜欢唱衰成都。特别是唱衰新区。我真心觉得唱衰之前,各位有空多开车转转,如果实在没车,一号线不也到兴隆湖了吗?一站一站的下来看看。实在不想出门,打开百度地图,卫星模式也是可以的啊。

还有就是说成都新区的公司体质很差,都是皮包公司。这一点我倒不过多否认。但各位还是没有用发展的、大局的眼光来看。我们经常用“今天你对我不睬不理,明天让你高攀不起”开玩笑,但为什么不用这种眼光看这些中小微企业呢?最后,再不济,这些中小微企业不也是解决了大把就业吗?这就是他们的价值,高于你的价值。

我始终认为,践行者比批评者伟大。这些每天辛苦规划、招商、建设的政府工作者,这些用实际行动跟资金解决社会就业的中小企业主,都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高度与作为,比大多数键盘侠批评者更有价值与意义。

补充:

看了一些对东部新区、天府新区,甚至高新区的负面评论跟回答。

那些说钱留着改造老城区,改善市民生活的人,说政府只会划大饼,空谈格局眼光的人,如果不幸是你们当政,你们会有那些举措呢?是不是下面这个情景呢?

不谈格局不说眼光不推动发展做实事,如果只是说这里不行那里不行,那么:现在郫县可能只有豆瓣,龙泉只有水蜜桃,双流最多看个飞机,火车南站只有凉山的绿皮车,石羊场驾校师傅最多,荷花池人潮如织,四面八方的市民提着塑料口袋欢欢喜喜的跟老板讨价还价,几百万成都人挤在三环内,住在白果林牛王庙这样的舒适小区逮耗子,天天坐着1路、56路、34路、27路、51路,上班生活围着府南河绕圈圈。不要说南京杭州了,东莞佛山无锡可能都不正眼瞧下成都。

补充:天府新区很大,但也很小!

天府新区,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2030年人口到500万。听起来怕不怕?但是请看下图,以及图中下部文字。

它其实包含了很大部分已建成区:高新南绕城外部分、龙泉驿经开区与城区一部分、双流大部分、新津以及部分简阳、仁寿、彭山等区域。其实我们平时所说的天府新区,主要指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这里才是大开发的战场。

我们下面看看天府新区以及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规划图。

这是天府新区的规划图,主要分为像素格的建设用地区域跟绿色生态留白区域。官方是这样阐述的:天府新区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控制在580平方公里以内。也就是说15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我们只拿三分之一多一点来做建设。而这580平方公里,同样包含了高新南、龙泉、双流等在新区范围内的建成区。

我们再来看看天府新区直管区的规划图(上图中间区域)。

天府新区所规划的各种增量,绝大多数都在天府新区直管区完成,这里才是开发大本营。直管区大概564平方公里,占整个新区的35%左右。并且直管区内还包含之前早已开发成熟的华阳南湖麓山等板块。

在15年修编版中还将新区总体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从167平方公里调整为93平方公里。这93平方公里同样包含了龙泉、双流大量的存量工业用地,新增工业用地并不多,并且都是留给非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这也为东部新区的成立买下了伏笔。

一个新区的设立,有各种利益群体,各种群体有各种的收益和表现,这要从几个方面来说

先从zf立场,设立东部新区,是向zy表态,响应zy号召,支持和推进zy提出的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政策,这是听话的表现,四川的财政,大量来自zy财政转移支付,听话才能获得更多财政支持,上面出政策,下面就要把现有政策、即将出的政策往上面的政策方向靠,靠得拢的就要紧跟到出,靠不拢的就暂缓,比如说东进就是响应双城的政策,就要力推,南拓也和双城扒一点边边,也可以推,力度小一点而已,其他西控中优北改就不要动了,你看其他城市马上就要有轰轰烈烈的城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成都就要暂时缓一缓,又比如成都在西南边的乐山搞了个成都港,现在就更要缓一缓,新的成都港马上就要在东边三岔湖诞生。

另一方面,设立东部新区,把简阳的房价纳入全成都范围,可以把成都房价的均价拉低,比如成都今年房价涨个30%,但简阳市区借东部新区的风,开出大量低价楼盘,一平均下来,显示成都涨幅控制在5%以内,在统计数据上显示成都房价调控是成功的,这样大家都好说话。推政策有业绩,又不会因为炒房激起慜院,那么将来升上去妥妥的。

zf过了是开发商,目前在简阳主要还是zf平台公司在开发、招商,比如空港投资和简州投资集团,主要是围绕大运会和机场做文章,顺便发展物流和交通,有个别零星项目,名字那就不提了,肯定是要涨价的,另外不要忘了,龙泉也在东进的路上,所以未来龙泉的宅地肯定有一波热炒,房价也肯定是一波热炒。今年怡情期间,大面有个小区不准租户进小区,必须交50万保证金,我看就是这个地方的街道提前知晓了政策,先炒一波大面的房子。

开发商过了是中介,给大家说个有意思的事情,东部新区设立,其实是城市规划、国土规划上的事情,是政府行为,但我朋友圈里,国土局的、zf的、规划设计院的朋友,没有谁发朋友圈出来说这个事,反而是各个品牌的中介到处发到处宣传,这个就真是嘿嘿。接下来的时间中介可能要轮番轰炸通讯录上每个潜在买房人的电话,推销简阳的房子,我建议大家是接一个举报一个(虽然住建和房管部门肯定不会受理)。

中介过了是拆迁户,就是简阳的拆迁户,大家可以去简阳的政务留言板上看,天天都有人问我这好久拆迁,好久分钱,拆迁户拿到前后,肯定是简阳一套房,成都三环内一套房,还有名额的天府新区或都江堰青城山别墅来一套,再配1、2辆跑车,这是标配,由此可见市区里高档超大面积新楼盘肯定还要涨一涨。

拆迁户过了是炒房团,据线报全国各地炒房团已经在简阳集合了,不过普通人不要跟,千万不要跟,简州新城、空港新城,现在发展的都是各种制造工厂和物流企业,这些项目就算将来十年后发展起来了,那都有配建宿舍和公寓,这些项目无论是高管还是秋,都不会去买二手房,也不会去租房,东部新区不是高新区,在高新区闭到眼睛买房子都是赚的,东部新区不是的,东部新区很可能将来没有住合租房、吃盒饭外卖、上班996、下班无社交、购物靠淘宝、找不到对象的白领,东部新区将来修好后,在工厂里的秋儿很可能是干一天阔以玩三天的大神,想在他们身上赚钱我觉得有点困难。我看如果想去简阳炒房,还不如就炒武侯新城的,未来机场修好后大量航线转到东边,说不定武侯那边的噪音会小一点点,房价会涨一点点,嗯。

炒房团过了是上班族,上班族就不多说了,欢迎各位上班族每天乘坐140公里/小时的高速地铁18号线仅半小时即到成都火车南站再排半小时队挤上1号线到天府三街站再出地铁坐网约车来中和新川科技园上班。

成都發展路线上一直在“南下”和“东进”之间左右摇摆。由于天府新区主导权逐步被省政府抓牢,成都市政府觉得“东边的土地才是亲儿子”,东扩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所谓设新区其实就是常年积弊下很多体制问题懒得理清了,不如以“新区”的名号另外组一套班子,行使几乎与区政府区别不大的权限,但又不受任何规矩制约,可以方便上级布置工作。这没什么新奇的,我国古代就经常有“皇帝破坏规章制度,越级拉一批中下层官员设立一个秘书机构办事,但实际是另造一套三公九卿。但我认为在现代社会,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不合法的也不合规。


新区泛滥最终必然搞臭这两个字。



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国市制真的太烂了。完全混淆了城市型行政区和广域型行政区的区别,省市两家一起插手一座城市的具体经营建设,结果就是天府新区和成都东部新区较劲,哪天再来个北部新区和西部新区就搞笑了。成都平原本身就是城市群的摇篮,没必要用一个市政府去管理整个成都平原,这只能导致管理混乱和“市中心吸血远郊”。而应该区分城市型行政区与广域型行政区,讓广域型行政区统一调配、监管、服务整个区域,而其下的若干市政府负责具体的城市建设,讓行政上的市政府管辖范围尽可能接近“经济意义上的城市”的实际范围。

成都东部新区挂牌,未来之城这样建

https://www.zhihu.com/video/1242470006782287872

成都向东,开启全新局面。5月6日,四川省委、省政府为成都东部新区授牌。这也是继高新区、天府新区之后,成都再次上“新”。

当天,《成都东部新区总体方案》《成都东部新区空间发展规划(2020-2035年)》等也随之发布。

一座崭新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兴城市,正在崛起。

4月28日,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成都东部新区。仅一周后,成都东部新区就正式挂牌。

一切似乎来得太快,实际上,成都东部新区在途已3年。

基于呼应国家战略促进成渝相向发展等因素,2017年,成都市提出“东进”战略。2018年四川省委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明确成都“主干”地位,“东进”如虎添翼。

之后“东进”区域又规划了简州新城、淮州新城、空港新城、简阳城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四城一园”的战略框架。



3年来,经过分区规划、规划集成、地质勘探、片区设计、功能提升,整个东进区域无论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已日趋稳定和成熟,为何又要设立东部新区呢?

成都市主要负责人表示,设立成都东部新区,主要有3方面考量:

首先,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的高能级载体。成都东进需要一个国家级新区的载体架构,通过设立省级成都东部新区,为将来争创国家级新区做准备。

其次为吸引“新成都人”建立高质量平台。成都东部新区以“人城产”为营城逻辑,将为新区量身定做人才和户籍政策,吸引更多人才。

再次也是打造集聚优势资源要素的高水平极核的需要。为了更好争取国省政策,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各种资源要素集聚和配置能力,有必要在“东进”区域构建新区管理体制机制。

成都东部新区战略定位明确: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引领新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

“此次设立成都东部新区对于成都破解单中心摊大饼的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新区未来将在重塑成都产业经济地理,提高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成渝相向发展中扮演“极核引领”的角色。“带动龙泉山东侧四川主要的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产业发展带,引领辐射带动其他区域发展。”


新区明确“三步走”发展目标:到2025年,城市形态基本显现,常住人口达到8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80亿元;到2030年,城市常住人口达到11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到2035年,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基本建成,常住人口达到16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00亿元。

依据何在?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委员、总经济师王正丹介绍,阶段性目标预测年份的确定与“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规划年份相对应。此外,采用统计数理模型,参照深圳发展初期与快速发展期人口增长特点,预测新区常住人口发展目标。

这里是无边界公园城市,每栋建筑、每片街区都是艺术品;这里智慧便捷,四通八达,人才、老人、儿童有“三个圈”;这里有航空经济、现代物流、国际消费、智能制造、总部经济……

“新区无论是营城理念,建城方式、治理方法等都充满了创新和突破。”一直参与东部新区规划编制的成都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汪小琦表示。


未来成都东部新区没有单一的区域中心,将构建“双城一园,一轴一带”的空间格局。“双城”即空港新城、简州新城;“一园”即天府奥体公园;“一轴”即沱江发展轴;“一带”即金简仁产业带。

在上述空间格局内,成都东部新区将构建“城市-片区-新镇-社区-组团”五级城市单元体系,覆盖不同人口规模,承担不同能级城市功能,形成精细化高效能城市治理新格局。

成都东部新区之“新”,生活便利一定是其中要义。公共服务设施将依据产业人群的差异化需求精准配置,打造人才15分钟活力生活圈、老人15分钟健康宜居圈和儿童5分钟安全成长圈。

成都东部新区之“新”,还体现在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上。在这里全面使用雨水、再生水,污水处理率能达到100%。

成都东部新区之“新”,更体现在城市治理上。未来,成都东部新区将朝着虚实共生的智慧城市迈进,城市大脑将对城市运行状态充分感知、动态监测,实现实时化、过程化的城市治理。

授牌成立后的成都东部新区,下一步怎么走?

5月6日上午,授牌仪式刚结束,成都东部新区就迎来了下一个重要日程:项目集中开工,51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385.03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33.12亿元。

从这些项目中,可以感受出成都东部新区哪些“脉动”?

成都东部新区的建设过程,也将是人口加快集聚的过程:根据已公布的方案,到2025年,东部新区常住人口将达到80万人,2035年达到160万人。

“与规划多少人口相比,更重要的是如何吸引这些人到这里安居乐业。”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赵炜认为,这是东部新区建设“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的动力所在。

也因如此,筑城成为成都东部新区当下的首要任务。修路、建水厂、盖人才公寓……梳理当天集中开工的51个项目发现,一大批基础项目与生活息息相关。而在一份表格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2020年,成都东部新区建设项目有402个,其中基础及公服设施项目146个,占比超3成。

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还包含更多内涵、更多期待。回应这样的期待,集中开工的51个项目中,与生态环境直接有关的项目就超过8个,包括了可有效改善居住周围空气环境质量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古驿文化公园。

东部新区是成都工业空间增量的主要拓展区和经济增量的重要承载区,肩负着开辟“成都制造”第二战场的重要使命。按照部署,成都东部新区将重点发展航空经济、现代物流、国际消费、智能制造、总部经济五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梳理此次的开工项目,航空类项目是一大亮点:北京联东集团将投资13.5亿元,重点发展航空精密零部件制造、航空维修、无人机研发与生产、智能机器人等主导产业;成都富凯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将投资3亿元,建富凯飞机加改装设计及维修基地……

智能制造拉开东移的序幕:通威集团将投资200亿元,在空港新城建设通威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智能化工厂),该项目以高效电池无人智能制造路线为主,建设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物流仓储等。

当天集中开工的51个项目,其分类方式也引人关注。除了产业化项目、基础项目外,还有23个项目属于片区综合开发项目,主要涉及路网建设、生态环境打造提升等,总投资额169.86亿元。

这一分类方式的背后,凸显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则:片区综合开发。

“圈层式‘摊大饼’的传统发展模式,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多种大城市病。”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汪小琦认为,成都东部新区的建设应该从一开始就避开这种模式。

片区综合开发,正是成都东部新区破解“点状扩散、圈层发展”模式、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格局的有益探索,是成都东部新区全面建设的起势工程。

据了解,成都东部新区共规划了9大片区,规划面积81.5平方公里,根据此前公布的消息,9大片区未来10年计划总投资3086亿元,今年计划总投资289亿元。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东部新区要与天府新区互补

“设立成都东部新区,有利于与天府新区高效联动、优势互补。”5月6日下午,刚刚授牌成立的成都东部新区,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在成都东部新区市民中心大讲堂解读成都东部新区规划。

李晓江认为,规划建设成都东部新区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四川省战略要求的重要举措,“东部新区位于成渝发展主轴主干,有利于带动成渝中部地区城市快速崛起,推动成渝相向发展。与此同时,东部新区位于成德眉资中心腹地,有利于推动成都与德眉资三市同城化发展,推动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提升,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于成都而言,规划建设成都东部新区是成都建设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抓手;有利于破解盆地资源约束、保护好都江堰灌区的良田沃土,塑造成都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李晓江认为,4个因素决定了规划建设成都东部新区的可行性,包括水资源工程保障、通风环境、土地资源支撑、地质条件,“通过实施引大济岷、毗河供水工程,建设久隆、羊毛沟等水库,成都东部新区供水量可达到12.91亿立方米/年,满足2035年300万人12.49亿立方米/年的用水需求。”

对于成都东部新区的未来建设,李晓江也提出了不少意见,“人跟着城市走,企业跟着人走,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对于东部新区而言,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招揽人才。”他认为,东部新区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创造一个吸引人才的城市环境、生活质量和公共服务体系,“在基础还相对较弱的情况下,成都东部新区要尽可能利用主城区的依托关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规律具有突破行政经济藩篱的内在动力,但现行的行政经济束缚又会减弱其效率。而城市群的出现将改变这一现状。”5月6日,成都东部新区规划解读媒体记者会上,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教授这样表达对城市群的观点,“新时代城市空间大格局是城市群+都市圈时代,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转换成城市群和城市群、都市圈与都市圈之间的竞争。”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渝地区再次备受关注。两地如何唱好“双城记”,共同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杨继瑞认为,唱好“双城记”,建优“经济圈”,需要川渝两地解放思想,不求“牵头”,变传统的“火车头”观念为高铁“动车组”意识。“成都东进、重庆西扩,是‘经济圈’规律要求,而成都东部新区的成立,就是四川和成都做强做优‘经济圈’的先行示范。”

同时,杨继瑞还认为,“双城记”中的成都,如果“不大不强不优”,就不能很好地起到带动辐射“经济圈”的作用。在他看来,成都极核,是“东进、南拓、北改、西控、中优”的多中心组合式极核。而成都东部新区则是成都东部的城市新中心,是成都极核的“战略芯片”,对于做强做优“经济圈”意义重大,“跨越龙泉山向东发展,成都城市版图进入了川中浅丘地带,获得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广袤空间,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将得到极大增强。”

作为“高含金量”的成都新中心,杨继瑞建议成都东部新区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在产业发展、开放合作、生态文明、城乡融合、公共服务等领域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全面增强高端要素资源的集聚配置能力,再造一个跨越龙泉山的“成都新极核”、一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辐射源”。

川报观察记者 李秋怡 罗向明 蒋君芳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茶颜悦色从深圳撤退背后

下一篇:【深度分析】大数据分析:仅有7%的国际舆论支持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放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杏耀注册登录中国站
返回顶部

平台注册入口